我于21年618购买的佳能 EOS R6,到现在已经使用了3年多的时间。我带它登过山,走过大西北,拍过活动,录过婚礼,在漫天的繁星中记录过星星移动的轨迹,大部分能用的场景都使用过了,目前计数26000+,有资格来说一说它的实际表现。佳能 EOS R6 Mark II 与它表现相当,本文也完全可以用作购买参考。

当时是从 EOS R 升级为 EOS R6,但其实也谈不上全升级,像素从3030万降为2010万,金属机身变为塑料机身,如 R5 一样的肩屏没了,变成了模式转盘,机身变得更厚重。可是多花掉了我5000块钱,期间也曾后悔过,随意拍点照片视频的话,并不值当那5000的开销。这里是要告诉大家,从追求体验来讲,相机是买新不买旧;从实用主义出发,反倒是买旧不买新。

这是最后一张 EOS R 拍摄的照片,序号 5314,很可惜并没有使用多少。

R6 初入手时,大部分还是静态照片拍摄,我感知不到什么变化。但是,可以感受到人物取景画面占比较小时,还能高频地识别到眼睛。

当对移动目标进行动态捕捉时,可以同时感受到 R6 追焦的迅速与12张/秒机械快门高速RAW连拍的威力。即便是 RF85mm F2 这种对焦偏慢的镜头,只要不是径直朝向镜头方向的运动,目标合焦捕捉几率也很高。

结合高速连拍能力与持续对焦进行 RAW 记录连拍捕捉,佳能 R6 的两代机型都要比索尼 A7M4 更加厉害。索尼 A7M4 使用腾龙 70-180(一代)在连续对焦(AF-C)的模式下,在追踪过程中会出现丢失焦点的情况,光线偏弱时也会抽搐。提到这点是想告知,如果你没有使用过副厂镜头,就不要对副厂镜头报以过高的期望,以为它只是便宜。除了压缩成本删减功能按钮、开关以外,它还是有诸多限制的。

在弱光环境下的自动对焦,R6 的表现相当不错,同时它有一个小设计十分贴心:即便你的曝光参数设置会暗到屏幕全黑,对焦时屏幕或取景器也会闪亮一下让你可以看清构图,这样在使用闪光灯辅助曝光时十分有用。

接下来要介绍的优秀的一点是 R6 与 RF 镜头的协同光学防抖,佳能 R6 的表现相当优秀。下面是一张当时使用 EOS R 拍摄的珠海大剧院夜景照片,手持1秒钟曝光时长,光凭 RF35 1.8 的镜头防抖,即便我双手架在栏杆上,还是因为抖动拍糊了。如果当时是 R6 就能很容易成功。

并且在高感纯净度上,R6 也比 R 表现更好,可以通过提高 ISO 来提高快门速度。下面这张上 R6搭配 14-35 手持 2s 拍摄的照片,基本上看不到什么抖动,当然这里你只能看到压缩后的图片,不太能看出来抖动模糊。

有抖动的那张,我放一个100%裁切画面来看就能看出来了:

这里面有一个焦段的区别,那就顺便一提「安全快门」的概念:在没有任何防抖的情况下,正常稳住相机进行拍摄,不产生因为相机抖动产生的画面模糊,快门速度要高于焦距的倒数,比如 35mm 镜头使用 1/40秒或者更快,14mm镜头使用1/15秒或者更快。因此当你使用变焦镜头时,使用更短的焦距可以降低更多的快门速度。

如果相机或镜头提供一档防抖,那么理论上35mm 镜头可以降低快门到1/20秒进行拍摄,不易产生模糊。而一档快门,默认情况下要在快门拨盘上拨3下,因为快门、光圈、ISO 都是默认以 1/3 档步进。而佳能宣称的几级防抖,默认你是铁手。我用35mm镜头拍摄的珠海大剧院,理论安全快门是 1/40秒(因为没有1/35秒),那么快门降低到1秒,我降低了5又1/3档快门,也已经超过了 RF35mm 1.8 宣称的5级防抖。如果配合 R6 使用将产生 7 级的防抖效果,所以在协同防抖的情况下,R6 + RF35 1.8 镜头手持 1 秒拍摄是十分轻松的。而 14mm 镜头降低到 2秒快门拍摄,实际只从安全快门降低了 5 档,因此手持2秒拍摄成功几率依旧很高。

但是,上面说的拍摄也只是卡在防抖支持的范围以内(佳能R6 建议去掉1-2级,7级防抖降低5档快门,5级防抖降低4档快门去拍),并不是说用了佳能 7 级防抖的设备,就不用三脚架了,4秒钟的快门曝光时长,就不用想了,老实上三脚架。

在视频拍摄上,除了机身与镜头的协同防抖,佳能还额外提供数码防抖(裁切),虽说也能协同,但在广角镜头上,数码防抖会产生画面扭曲的效果,并不实用。

由于手机厂商与相机厂商的共同发力为高像素站台,不少朋友也跟着盲目追求高像素。但实际上,高像素会产生正反两个结果,其实际表现也受相机 CMOS 与镜头分辨率的制约。正向的结果是在CMOS对高像素有益,如CMOS画幅大小、有无低通滤镜,且镜头分辨率支持的情况下,可以更多的呈现、放大拍摄画面里的细节,或者进行裁切。但是高像素带来一个直接的反向作用就是高感表现不如低像素机型,所以,2010万像素的 R6 的高感表现是让人满意的,能在夜拍场景里熠熠生辉。

下面照片中 ISO 分别 ISO400、500、3200、3200,并未使用Lightroom 的 AI 降噪。

低像素还带了 RAW 文件小的优势,R6 一张 RAW 文件约 20MB 作用,这种优势同时带来了最大高速连拍张数的优势,与降低存储卡需求、降低硬盘存储空间的优势。所以在 R6 上,使用两张 64GB 的闪迪V30至尊极速存储卡,就可以满足拍照的需求。

在机身操控上,除了 R 那个触控条被吐槽的狠,R6、R7 这种级别往上的佳能相机槽点很少。

都拥有3波轮可以分管光圈、快门、ISO,对焦摇杆移动对焦点或者切换跟踪对象,以及少量自定义按键。在RF镜头上再辅助以控制环,高端 Hybrid 镜头上辅助以按键、光圈环。不过佳能在 Hybrid 镜头的光圈环上又刀了一下,R5 Mark II 以及新机型才能在拍照模式下使用光圈环。

在机身按键布局及操控上,各家厂商各有所长,但是结合菜单逻辑一起来将,佳能的设计是最容易上手的,在不熟悉菜单的情况下也最容易找到相关设置。

屏幕与取景器是佳能擅长且舍得给的方向,清晰细腻、宽敞明亮,除了回放让人心情愉悦,在拍摄时几乎可以参考它的显示来判断白平衡与曝光。当我掌握了曝光三要素后,就只用 M 档进行拍摄,也能快速的应对场景光线变化。在熟悉 M 档的快速拍摄模式下,我不再需要去考虑曝光补偿与测光模式,直接使用3个波轮分管光圈、快门、ISO,想暗一点、亮一点,想过曝、欠曝,调整景深,调整快门效果都随心所欲。

可以这样说,参考R6 的屏幕取景器进行曝光,只要你视力正常,通常不会超过一档的偏差,而小偏差后期也能轻松调整。一个字:牛。

视频拍摄方面,佳能 R6 提供了 4K60帧(少量裁切)10比特4:2:2 Clog3、Clog 的视频拍摄能力,单从画质角度考虑,效果是相当惊艳的。只是 R6 视频动态范围不够宽广,只能使用先天不足的 Clog3,暗光下噪点颇多,用在生产环境中有些吃力,可如果只是家庭记录,留下些美好回忆,那是可以完全溢出的。有趣的是,虽然暗光下Clog3表现不行,但是由于 R6 高感底子好,如果不使用Log拍摄,表现又出色起来。

气人的是,佳能给 R6在视频操作上做了阉割,只有 M 档与全自动曝光,视频照片切换也不是那么方便,全留给 R6 Mark II 拿来升级了。

R6 适合视频的镜头数量不足。

机身过热方面,1080P拿来干活完全不用担心,一块电池拍完都没有问题。4K60帧画质下,室温25度一次拍20-30分钟也没有问题,我是从来没有碰到过热关机的情况,虽说佳能R5、R6发布之初被吐槽的最多的是过热,成了过热的标杆。但现在回过头去看,没有哪台拥有高规格视频能力的同时兼顾照片的机器不会过热,A7M4 是如此、专拍视频的 ZV-E1 也是如此,只是后来的机器较少的改善散热之外,给过热阀值调高了。

总体来说,R6 的视频拍摄看起来是业余的,但是,如果你的拍摄技能水平够高,它还是可控的。针对家庭或者爱好者的视频拍摄,除了整体笨重之外,规格参数,直出效果都相当优秀。

最后来聊一聊镜头搭配。

如果你什么题材都想拍,照片、视频也都想拍,RF24-105 F4 L 红圈头是综合能力最强的镜头,焦段涵盖广角 24mm 到长焦 105mm,最大光圈固定在 F4,风光可以,人像也行。它对焦迅速果断,分辨率在 R6 上完全胜任,拍摄夜景缩小光圈星芒漂亮,炫光控制的也不错。结合 R6 超强的防抖与优秀的高感光度,大大地拓宽了可拍摄范围。

但从一支镜头评测角度考虑,它算不上十分出色,比不了尼康 Z24-120 F4 S,可一旦和 R5、R6 等机身搭配来使用,又十足能打,额外的,色彩表现十分优秀。唯一不足的是价格,当初全新7000以内,二手5000多,现在到了8000多与 6000多。上面从烟花开始的照片,都是 RF24-105 F4 L拍摄的。再补充几张照片:

至于 RF24-105 F4-7.1 STM 银圈镜头,如果只是旅旅游,拍拍风景,不那么追求夜景效果的话,完全也是一样的使用,相差无几的成片效果。它还有微距功能可以特写花花草草,对比红圈24-105胜在轻便。我虽然没有使用过,但看过很多它拍摄的照片。

RF35mm 1.8 STM 可作为两支 24-105 镜头的有力补充,或者也可以选择 RF50 1.8,拍摄视频使用 35mm 焦段更实用一点。因为 RF35 1.8 拥有微距功能,所以从最远端到最近端对焦行程较长,这颗镜头在运动追焦上并不理想,静态照片拍摄上还算优秀,也能用来拍摄风光。不过它不适合最大光圈拍摄星空,因为有像散,需要缩光圈到F4以下。

但是无论如何,这颗镜头的综合表现依旧十分优秀,像个全能选手,各种场景都能应付。

RF35mm 1.8 成像照片:

RF35mm 1.8 微距成像:

到底选择 RF35 1.8 还是 RF50 1.8?我想你如果纯粹拍摄人像,偏向静态写真类,选择 50 1.8 更好一点。如果需要带入环境多一些,加一些风光,静物特写,那么 RF35 1.8 的用途更加广泛。还有就是,在 EOS R、RP、R8 等机型上,RF35 1.8 的镜头防抖也能带来帮助。但是,不要用在 R7 等半画幅机身上,其分辨率表现不佳。佳能RF半画幅相机选择更便宜的 50 1.8 就好,或者 24 1.8 也行。

RF50 1.8 镜头拍摄照片:

RF85mm F2 STM,和RF35 1.8 有着相近的微距能力,与上述所有镜头不同的是,它能带来特别明显的浅景深(虚化)效果。RF85 F2 也是三颗银圈定焦里成像最好的。由于景深浅,它有对焦限位开关来加快中远距离对焦的速度。

RF85 F2 的微距拍摄也较为得力:

虽然 RF85 F2 的拍摄范围较窄,从焦段来讲没有50mm适用范围广,但因为成像素质比 RF50 1.8 更高,对画面有要求的话,拍摄风景比 RF50 1.8 要好,加上微距能力,可以认为4000左右价位还算值得。不过它的限制主要是在焦段,日常非人像拍摄并不是那么方便。

上述3颗定焦三取其一或取其二都可,选两颗的时候,是选35与85,50就排除在外了。

如果还需要拍摄105mm 够不着的远景,可以考虑 RF100-400mm F5.6-8 IS USM 这颗阳光头,以风光为主,特点是便宜且焦段够长,同时轻便。

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超广角是除非你真的知道自己需要它,否则很容易吃灰。RF14-35 F4 与 RF15-35 F2.8 虽然都是放飞畸变控制依靠机身或后期矫正,整体表现还是可以。RF15-35 F2.8 画质表现比 EF16-35 F2.8 III 镜头要差一些,它是这样一种镜头,兼顾风光摄影与35mm 端的人像、人文拍摄,所以这颗镜头的收纳放在 35mm 端,成像也有优化。RF15-35 F2.8 也是作为星空拍摄的一颗合格的变焦镜头。

而 RF14-35 F4 主要拍摄风光照片与在视频中作为轻巧的镜头使用。

在撰写本文的时间点,御三家的机身基本都来到了有史以来的低价状态,如果你真的有需求,倒是一个出手的时机,选择有30天价格保护兜底,也不怕它双十一降价。

如果以拍摄照片为主,还愿意选择 R6 一代机型的话,还是值得推荐的,只是更建议二手机型,价格在 8000 左右,性价比是非常高的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